20200713

週記:WK28

這週開始,時間應該會多出不少,要怎麼好好利用呢。

因為最近週記實在越寫越混的關係,今天想到自己不能僅單純的記事而已,應該要有一些深層面的反思,但有時候活得畢竟很庸庸碌碌,有時候睡都睡不飽,工作也丟三落四的,哪有時間化為竹林七閒,想東想西。

之前寫週記的目的是為了讓我每天都可以花一點時間坐在電腦桌前打打字,起碼保持一點寫東西的習慣,腦袋才不會鈍化,且也是為了練習誠實跟維持心情穩定這回事,要抱持著一種生活中每件大小事都是我的題材,我應該好好把握與感謝的心情,而不要總是隨著外在事件影響心情。

我覺得自己算是勉強有達到這個要求了,所以開始慢慢覺得沒有紀錄心情指數跟誠實指數的意義,但逐漸僅僅單純地紀錄事情也是變得沒有什麼方向,甚至失去動力。有時候沒有時間寫就會忘記那天到底做了什麼,最後只能為了記事而記事,卻缺乏生活的靈魂,這不是我想要的「記事」。

總之,我的新方向是: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出於《論語》中,曾子曾說過的一句話,原句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而它的意思是在說:「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業?交友是否守信?知識是否用於實踐?」當然,我的國文學得並不好,這段文字跟解釋都是從上面那個連結的字典裡複製貼過來的。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去學習曾子的精神,雖然做不到三省吾身,不過做半套的話,類似微型習慣那樣,每天反省一次應該還是做得到的。

我的想法是:每天,我都要盡可能去想一些我沒有做好的事情,把這個悔恨的感受紀錄下來。這一年多以來,我應該最常出現的悔恨是「今晚一定要早點睡、明天一定要早點起來」,不過這些悔恨久了也就變成一種規律的行為:它只會在腦袋裡面跳出來幾個小時(多半是早上昏昏沉沉的那幾個小時)之後就消失了,我開始習慣這樣的感覺,久而久之自然就麻木了。

不可以!不可以感到麻木!

我要把這些悔恨的心情紀錄下來,如果內心麻木的話,就寫下來吧,看我一週可以寫幾個同樣的悔恨,把自己認為自己力有未逮之事寫出來,如果我還有一點羞恥的話——我總不可能每天都寫一樣的悔恨還敢喜孜孜地PO上網給大家看吧?一週寫七次「我明天一定要早點起床」的話一定很恥。或是寫到我再也不覺得悔恨為止(也就不會寫了)。

好,就來這樣做吧,吾日三省吾身,不過在這之前,也可以來給我一瓶酒跟一支菸啦

我不會真的每天都記,但我會盡可能做到,這個規則也是要跟自己說清楚,反正規則就是自己設自己訂自己遵守,到時候要毀約也是自己的事情啦,哈哈哈哈哈。


**

7/6
  • 今天美吟收拾東西的時候,發現她帶來我家的乾燥花都發霉了,因為都放在床邊,難不成那才是我過敏的主因……?
  • 送美吟離開,阿姨剛好要帶我弟去台北車站,我們就一起上車,替她餞行。
  • 回程的時候,車內剩下我跟阿姨兩人。她在駕駛座上開車,我坐在後座右側靠窗位置,一直有顧客打來跟我談事情,我忽然覺得我好像在處理公事的老闆,阿姨在前面不發一語,好像是我的司機一樣。
  • 考慮良久,我終於下單眠豆腐了,不過八月初才會到貨。
  • 去超商預購了三倍券。
  • 跟我媽簡短長談,針對未來規劃,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 我居然下載了SNOW APP……只為了一張圖。
  • 晚上想說喝一點啤酒吧,然後上Discord找人聊天,結果發現注意力有點難專注。後來開始跟網友聊天,一聊就停不下來到有點晚。

吾日三省吾身:不懂的事情,不要想還要多扯一些無關緊要的鬼話,直接說不懂就可以了,不需要打腫臉充胖子,文組再會打嘴砲也不是這樣打的。何況學店科大畢業根本沒有跟鄉民戰文理組的資格啦!

另外,週記是否也要有提醒的效果,才會讓我每天可以記得睡前就算不寫也要看一下週記,所以我也要記一些生活瑣事,然後看看我明天到底有沒有做之類的。

我希望明天自己記得去買過敏藥,以及去修機車,因為我的坐墊有點不太穩,感覺車架快散了?然後最好最好,明天可以去跑步,我的肚子真的……

**

7/7
  • 昨天喝太晚了,今天起床還是好昏。決定早餐來吃粥。
  • 花了半個上午幫顧客結帳,她的信用卡怎麼每次都這麼多張,而且每次只要她來我就開始過敏,真糟糕。
  • 下午回公司上訓練課程,這次的主題是策略性思考,老實說我沒辦法太認真,可能是有點醉意加上想睡覺了,積極度比較差一些。
  • 我發現,我的西裝褲大腿部分縫線被撐開,已經裂了一個洞。我是不是真的他媽的太胖了???
  • 去修機車坐墊,原來坐墊會搖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個固定的螺母斷掉了。老闆馬上找到新的換好。
  • 晚餐吃了很久沒吃的源香麵食館。
  • 回到家後立刻決定倒頭就睡。

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好像沒有特別感到後悔的事情,覺得除了精神有點恍惚之外,整體自我感覺都蠻良好。

結果今天沒有去買過敏藥,想說明天再買好了,跑步的事情也沒跑……我是不是還得提醒自己買一把傘。

**

7/8
  • 最近這兩天一回家就倒頭就睡,睡到接近半夜又醒來,然後開始有點睡不著。
  • 之前讀卡機壞了,緊急買了一個搞定之後終於可以上傳整理照片了,小北的照片太可愛了,結果我一張都捨不得刪,決定全數上傳。
  • 半夜開始看漫畫《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挺有趣的。

今天回家前有繞去買過敏藥,但我鍾愛的亞涕還是缺貨。我問老闆為什麼亞涕一直缺貨,什麼時候才會有?這時老闆不知道為何停頓著不講話,然後默默地幫我結帳,我本來以為他不想說,沒想到他把錢找給我以後,幽幽地說了一個三個字的學術名詞。

我本來以為老闆不是對我說話,後來才會意過來,那好像是藥的某一種成分,什麼什麼素的。但我當然不明白。

「什麼意思……」我問,「這個成分怎麼了嗎?」

老闆又停頓了一下,才說,「其實,每個月都會有人來,花錢買大量的,一盒原價一百五都沒關係,全部都掃光光。」

「為什麼呢?」我問。

「安非他命。」他說,「在黑市裡面,這個(我猜他指的是亞涕)一顆可以賣到七塊。」

老闆說得很小聲,感覺就是要我不要伸張,氣氛突然有一點陰謀論的味道。我點點頭,腦中還在一面思考,一面拿著剛買的藥離開了。


吾日三省吾身:還是沒有去跑步,不過我現在都會在家裡稍微撐一下肚子,這樣可以嗎?

**

7/9
  • 今天早上急急忙忙把事情趕完,中午趕去跟主管們吃飯。吃涓豆腐,我實在是很喜歡韓式豆腐鍋,但是我希望他可以同時幫我加起司跟泡菜,他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呢?
  • 飯局上我說了我想要休下午,得到主管同意,於是飯局結束後馬上跑回去倉庫把事情弄完以後我就跑了。
  • 想說多的時間要做什麼呢,不然就去預約三伏貼吧。結果到了中醫之後,對方說馬上就可以貼,「不用等,很快!」我只好臨陣提槍。
  • 背面被貼滿了一整排的藥膏,連正面跟手上都有一些。中醫師說要四個小時後才能拿下來。一開始本來都沒什麼感覺,所以我回到家後很快就覺得睏了,開始睡覺,睡夢中直到最後一個小時才覺得刺癢難耐。
  • 跟推友聊天,聊到疑似我被判斷為大量洗版帳號,無法再送出訊息。我打字真的有這麼快嗎?

吾日三省吾身:打字太快也算是件壞事?


**

7/10
  • 下班閒來沒事,想去看電影卻沒有想看的電影,最後只好去吃一鍋小麻辣。
  • 最近下班回到家坐在位置上沒多久就想睡覺。我明明應該就有很多整理工作可以做的。
  • 不過沒有睡很久的時間,約我弟一起玩Switch,跟維柔還有花花四個人。
  • 半夜開始看《AV帝王》。
  • 看了兩集,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以後,我決定騎車前往大尖山去看彗星,可是沒有看到彗星,只有日出,可是日出也很好了。

吾日三省吾身:可能是因為現在作息有點太混亂了,我最近這幾天採的睡眠模式為多相性睡眠,我會在下班回家吃完飯後短睡兩小時,然後再醒來四個小時,接著再睡四個小時到早上。導致我夜晚的時間有點被切割,沒辦法做一些正事,但要怎麼調整,其實我也說不上來。可能是晚上不要短睡嗎?

老實說我覺得只要半夜沒睡覺,或是很早(晚到很早)睡覺,對我來說一天就不是二十四小時而是更多小時,熬夜是一種可以把「一天」的內涵延長(不過,也會把「明天」的內涵縮短)的方式。所以碰到半夜的記事,我都會要想這件事情到底應該歸類在今天,還是人類文明分類下的「明天」?時間無法被切割,但為了便於理解、掌控,人類用制度把它切割,當我們度過了這個被切割的時間,我們要去形容這段經歷似乎也會有點無所適從。Btw,我覺得這段寫得很爛。

在等待彗星出現的過程,天際線由黑轉靛,再轉紅,再轉為黃,天空藍也慢慢地浮現出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陸陸續續上上山山來到定點,有些人帶著相機跟腳架,一起共同經歷這個時刻。

雖然我是一個人來,但我卻不覺得孤單,以前我自己常常一個人上電影院(這被排在孤單等級量表的第四級),剛開始上電影院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孤單啊,都沒有人陪,電影看完以後沒人可以分享心得。後來不知道從哪一刻開始,可能是有一次看電影的經歷,那場觀眾的情緒跟集中力都是一致的,忽然令我產生有一種眾人齊心的感覺,影廳裡面的所有感覺都融為一體了,像是〈吳小姐〉歌詞描述的那樣,我發現到,我其實不是一個人看電影,是整場影廳的觀眾都在陪我看同一部片啊。而且我後來比較不太在電影一看完以後就馬上分享心得,會看著工作人員名單完整略過,聽完電影完整的配樂,並讓這些配樂帶著我回憶觀影過程中的種種,讓心裡的感覺醞釀一陣子以後,才會分享心得。

總之,這次大家一起等彗星,卻也一起沒有等到彗星,反而一起看了日出的經驗,也是難得美好。謝謝不認識的你們。


**

7/11
  • 睡到下午才起床,思考中午要吃什麼,最後決定去全聯採買,要煮玉米濃湯跟烤麵包。
  • 完美的一餐,只有一點可惜,就是我煮完以後就覺得吃不下了。
  • 假日就是做家事的日子,我又規律地把床鋪、地板全部用吸塵器過了一遍,衣服都掛好收好。只差一杯咖啡了。
  • 下午又邀請我弟、維柔一起玩Overcook,度過了美好的下午。晚上吃飽飯後也是繼續打遊戲,就這樣一路打到十二點。
  • 中間舅公來家裡喝酒,帶了一瓶賣菜郎包裝的高粱酒來,他們都說這瓶酒好喝,比那瓶「辣台妹」的小英高粱酒還好喝。因為我沒有喝到辣台妹,所以無從比較,不過我內心還是覺得這種想法很蠢。

吾日三省吾身:沒有。我過得算是很充實。

而且我一直到三四點睡覺躺在床上,想到我弟在遊戲中做的蠢事,我還是一直笑個不停,笑到睡不著。後來連維柔也說她睡前也一直想一直笑,真的是太逗趣了。


**

7/12
  • 去牧童咖啡看書,順便用餐。挑的書是《民主式經濟的誕生》,大概推進了將近一百頁。另外今天的香蕉蛋糕沒那麼綿密鬆軟,散散的,不算太喜歡,但冰美式就蠻不錯的,很平衡——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形容一個東西好吃,提到「平衡」、「有層次」這些字眼就對了,或是你要說「有靈魂」也可以。
  • 在汐止街頭騎車晃了一圈,其實是因為要找西服店啦。忽然感覺時代真的一直在變,我很少這樣在路邊亂騎,悠閒地看街道跟店家。很多店家週日下午居然是不開門的,大家獲取資訊的管道正在改變,消費者都會自己去Google看評論,已經不是那種去街上逛逛閒晃,問路人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代了。雖然這件事情我早就已經知道,而且我自己就是那個不太喜歡出門閒晃(散步放鬆思考人生除外),傾向有目標地來回的人,但今天在街上觀察的感覺還是令人非常深刻。
  • 後來就晃去商場、大賣場,但都沒有找到中意的,不是太貴,就是沒有人服務,也沒有試衣間,我想找那種可以有人服務的店家。有時候我會覺得買東西我寧願多花一點錢請人服務,也不太想自己花時間研究東比西比,嗯對就是那種敗家性格。
  • 最後在Uniqlo買到稍微中意的西裝褲,但其實也不算是真正的西裝褲,順便再挑了幾雙襪子跟內褲。
  • 回家吃飯,跟家人小酌了一點高粱,對就是昨天的賣菜郎高粱。真的是蠻順口的不得不說……我的潛意識裡難道真有住個小韓粉嗎?
  • 終於去跑步了,我真的很棒,我要稱讚我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今天也很充實。不過好像還是要喝少一點,我目前把自己喝酒的模式叫做「間歇性飲酒」,就是有一陣子會常常喝,有一陣子會完全不喝那樣。現在只是天平擺盪到了常喝的那端。


**


當週結語:

我有一個很喜歡的樂團,Cicada,是一個古典音樂的樂團。他們有一張專輯叫做《不在的你們都去了哪裡》,這張專輯的封面是一隻鯨魚的尾巴,拍打著浪花感覺像剛從海底衝上來的模樣。而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就叫做〈等待再一次躍出水面〉,等我說完這串廢話以後,我會放一個連結讓有興趣的人去聽。之所以提到這首歌,是因為我一直覺得我寫東西這回事,其實有點像是在刷存在感。

對我來說,日常生活是沉潛,我雖然也是各大社群軟體的重度使用者,但卻不常發文,以網路術語來說就被稱為「潛水」;而我的發文,特別是寫部落格,寫週記,寫日記等等,也就是我躍出水面呼吸的時刻。

只有在那個時候,我得以透過我自己完全能夠掌控的方式,完整地表達我自己。《》的作者廖瞇認為書寫對她而言等同於思考,但對我而言,書寫等同於表達。我書寫的時候,都得要先想好要怎麼寫,才開始動手,於是常常動不了手。只是,一旦開始動手的時候,表達就非常順暢地出來了。

在我寫東西的時候,長度是我自己開心,節奏是我自己拿捏。有人嫌事情瑣碎,有人常說看不完,可是我才不管,因為這可是從我角度出發的描述,這些描述對我個人而言極為重要。我不會在述說到一半的時候被打斷,不會被莫名其妙的問題給干擾思緒,也不用擔心對方一直叫我「講重點」。我以前會自比自己為普魯斯特這樣的大文豪——其實當然是差得遠了,而且我連《追憶似水年華》都並沒有真正讀過,但我想讀過的人會明白我想表達的事情——是的,我的東西太過於瑣碎、無聊,甚至流於自溺。我喜歡這樣的自由書寫,更勝於有一個真正主題,精煉地去描述一個東西(當然,我毫無批評之意。那樣的東西真的是藝術)。

因為追求這樣的表達,所以我寫,而且我總是在等待,等待下一次躍出水面的時候到來。


我經常覺得現代實在有太多社交型平台了,有臉書、Instagram、Twitter,甚至是抖音、Youtube……這些東西時至今日,已經像是社會角色或你的職業一樣,成為型塑你個人的一個面向。

因為每個平台的文化不太一樣,也導致我們有時候需要在不同的平台展露不同的面向。比方說我們都可以理解大部分的人都會在IG上面放好看、漂亮的照片,久而久之大家在你IG上看到的都是漂亮好看的東西,如果今天有個人先透過你的IG認識你,就會覺得你是一個樂觀開朗正面特別喜歡旅遊美食的人,但實際上你在臉書上卻是跟你的朋友講垃圾話,轉發內容農場新聞消息,說台中的凱達格蘭大道正在開坦克車鎮壓群眾,配上一張。

我一直對不同面向這些事情有些反感,我的意思不是說我不同意人有不同面向這件事情,而是我總是希望我這個人可以盡可能是一個整體,不要在某些部分需要對人遮遮掩掩的,當然完全的展露自己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但我遇過一些非常極端的案例,有時候會讓我覺得他們像是人格分裂一樣,會在不同的平台有極大的行為差異,是他真的非常注重,並且經營他每一個平台以及每一個帳號的「人格」,他甚至會在同樣一個平台有兩個不一樣的帳號,且發布的面向也完全不同,這個帳號是拿來放喜事的,那個帳號是拿來放喪事的,一個帳號說垃圾話,另一個帳號則是非常正經,真的有必要這樣嗎?像我就很喜歡喜憂參半這件事情,或是《Sing Street》裡面提到的Happy Sad一樣。總之,這樣的帳號分別根本接近了精神分裂的程度。

我雖然還是有使用好幾種社交軟體,但著重的方向有差,不至於人格分裂的太嚴重,甚至有些部分我是近乎等於完全沒有經營。我希望我盡可能地,還是能在部落格上表達盡可能完整,梳理過的自己。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在部落格上的我,也是跟真實世界的我有所差距,比方說,我其實真的蠻喜歡講垃圾話的,不過在我的部落格裡面我就覺得我的垃圾話經常也寫得很嚴肅,反而沒有這麼幽默的感覺。我的文字呈現了我思考的紛亂跟瑣碎,我透過書寫去排列組合這些在我腦中跳出來的句子而不見得有關聯,有時候塞了很多東西,其實也沒有什麼重點,經常又臭又長,而且無限連結,已經不只一次大家都會跟我說我的東西他看不完,太瑣碎了,缺乏重點,有時也沒有什麼洞見。我想這應該是跟我本人最切合的部分吧。

不知道為什麼繞回同樣的話題了,可能這週開始空閒下來以後,我的廢話就特別多的緣故。

我需要喝酒,也是因為我想要讓自己鎮靜下來,不要總是這麼腦中有爆炸多的想法吧,但即使喝了酒以後,我也只是變得會異常專心地去表達而已,只是不再像喝酒前一樣,反反覆覆又焦躁擔心東擔心西罷了。


因為最近實在很常聽各類Podcast節目,我幻想著如果自己也有Podcast節目的話,以下台詞應該會是我理想中的結尾方式:

「好的,各位聽眾朋友們,節目播到這邊現在也到尾聲了,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您隨時留言聯繫我。感謝您的收聽,等待再一次浮出水面,期待我們下一次相見,晚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你的留言沒出現 一定是莫名其妙被丟到垃圾留言區了

我會定期查看 切勿擔心

試著輸入任何點子!也許它們都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