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因為戰爭電影總是不免有傷亡或死亡的情節與鏡頭,而這些情節我總是會十分入戲,看到那種為求真實而特寫傷口的特效化妝鏡頭,我總是會覺得好痛好痛(其實只是怕痛)。
另一方面則是總覺得自己已經過了那個喜歡軍武槍砲的心境。以前很迷軍武啊,特別是我在看《驚爆危機》的那一段時間,簡直是走火入魔。總覺得拿著槍啊投擲手榴彈啊是很帥氣的事情。
但現在的我看到那些武器,我想到的只有逝去的生命跟破碎的家庭。
當然,我玩World of Tank的時候例外--我很花癡的跑去看了Fury。哈哈哈哈哈。
也不知道是湊巧還是什麼,我當然沒有特意去挑選,但這幾年來我看的戰爭電影幾乎本質上其實都是反戰的。(雖然我看的真的很少)
硫磺島的戰役、鍋蓋頭、美國狙擊手、橘子收成時(嚴格來說這好像不是戰爭片)......
關於男性,也許對於從軍、戰爭,可能是有一個成長過程存在的吧:
我們對此感到很酷,我們對此感到勇敢、我們對此感到堅毅、我們對此感到身肩重任。
再來,
我們擁有愛國之心,我們擁有不撓的精神,我們擁有摧毀敵人的力量,我們擁有眾人的尊敬。
漸漸地,
無奈開始渲染、荒謬開始渲染、噁心開始渲染、懊悔開始渲染、悲働開始渲染。
最後,
我們都會拍一部本質反戰的戰爭電影。
說笑的。
只是,戰爭電影的確讓我們看見最多的東西,其實就是戰爭所帶來的無謂的死傷,殘忍的暴戾的甚至發洩的獸性的對於敵國士兵或老弱婦孺肆意的侵犯,與殺戮對士兵造成的後遺症。
每次看完我的情緒總是盪到谷底,比看完任何電影都還失落。那是一種單一渺小的人類所無法承受的莫大的無奈。它不把你壓住,而像是沼澤般讓你陷入,等你看完電影你才發現你深陷其中,越掙脫陷越深。
弔詭的是:科技進步促進了戰爭,戰爭卻倒退了文明的進程。(「進程」是不是中國用語啊?我是不是不該用這個字眼?)
所有最荒誕無稽的事件都發生在人心惶惶又緊張的戰亂時,無論是內亂或外亂--南京大屠殺、猶太人集中營、二二八、930事件、天安門、。
即使現在也是如此,只是現在台灣的和平假象肯定很難讓你想像這些事情居然距離我們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
而歐洲大量的難民至今不斷地湧入各國,恐怖攻擊事件也正在挑戰每一個國家的神經。
而我們看到杜特利當上了總統,川普可笑的言論能成為美國總統的候選人,德國AfD政黨的支持率大幅度的上升,法國社會開始無形地限縮穆斯林的宗教自由......我才學疏淺,沒有辦法舉出太多例子,如果真的要列,這篇文章只會又臭又長(現在只有臭,還沒有長)。
這讓我想到我在《裸猿》裡面就有這麼一摘:
現代的攻擊行動,無法看見來自遠方的信息,這個結果導致大規模的屠殺,這在其他動物裡是前所未聞的。
人類特有的合作精神,是助長和唆使這種暴力的元凶。當我們改進了合作關係,並用在集體狩獵時,並沒有發生問題。但是現在報應在我們身上了,這種強烈的互助衝動很容易被物種內相互攻擊的行為所挑起。狩獵的忠誠變成打鬥的忠誠,因而產生戰事。諷刺的是,正是這種根深柢固的幫助同儕衝動的演化,讓我們前進,並讓我們結成致命的幫派、犯罪集團、一夥人和軍隊。
而這些披成戰爭片外皮的反戰電影,正是不厭其煩地一再強調此點的嘔心瀝血之作。
這讓我不禁想問:台灣本土有拍過什麼戰爭片嗎?對於此方面的電影,我只能想到《報告班長》啊、《想飛》啊、《軍中樂園》啊等等的軍教片。
是稍微有跟戰爭扯上一點關係啦(畢竟當兵就是為了保衛家園、為了習得打仗的能力嘛),但怎麼想還是跟所謂的青春校園浪漫愛情電影沒有什麼差別--反正,看完只會想到當年當兵多勇多青春多熱血多白癡,幾乎沒有一點任何對文化對軍人對體制對大環境的反思。
我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受了少年Pi的影響,我老覺得這一部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會是非常意識流的作品。
總之,我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來欣賞這部120fps的作品了。
11/11,未來3D版!
就讓我們一起身歷其境,去李安--不對,是比利林恩的世界冒.險.吧!
Go!
(只是,我一直很想吐槽自己--到底有誰會寫觀前感啊?看都沒看過,廢話一大堆幹嘛。吃飽太閒是不是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你的留言沒出現 一定是莫名其妙被丟到垃圾留言區了
我會定期查看 切勿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