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關於藻礁公投一事,剛開始我沒有思考太多,僅僅只是想說時間快到期了,就把擺在手邊很久的連署做完(還不小心多拉了兩份連署書),我一直以為這個議題乏人問津,也想說只是單純的環境問題。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兩天這個議題突然開始發酵起來,甚至今天公司內都有人在傳閱連署單,我又看到許多相關消息互相飛來飛去,這才覺得好像應該正經一點看待這個議題。
看了王立的文章之後,讓我有了一些想法(雖然是沒有什麼幫助的想法),所以讓我想好好研究這件事情。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一案,其正式的連署主文為:「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
簡單的前情提要是,由於在桃園大潭海域沿岸,有一片非常珍其稀有的藻礁,要是政府貿然在該海域中開發,可能會破壞海域,因此有人推動了「珍愛桃園藻礁」連署,希望能藉民主的力量令政府重新評估開發。
有環境破壞的部分,就有開發的部分,經濟發展總是與環境保護不斷角力,那為什麼會破壞藻礁的話,政府還要開發呢?
雖然目前政府的能源政策是朝向「增氣減媒」的方向進行,並且由於經濟發展的緣故,每年用電量也不斷地攀升。在近年來核一核二廠都要逐漸退役停止運轉的同時,我們一方面需要降低燃煤發電的比例,一方面為了備電量足夠,我們就必須興建更多的電力來源來讓能源足夠。
該「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就是政府想到的計畫——於桃園觀塘建立接收進口天然氣的工業港及管線設備,這樣就可以儲存從國外買來的天然氣,並送氣至附近的桃園大潭發電廠輸電,以確保未來台灣的供電無虞。
目前的爭點在於,我們可以不建接收站嗎?藻礁連署的目的不在於擋住接收站,而在於接收站要蓋得離藻礁遠遠的。如果可以遠遠的,當然大家都會希望遠遠的。
只是,這個計畫早就已經在2015年就核定了,且在2018年的環評紀錄裡也修訂了開發面積從232公頃縮至23公頃。如果又要因此重新選址,全部的環評與程序也得重頭來過。
如果不蓋在觀塘,不能蓋到「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那麼這個計畫到底要蓋到哪裡,才會有最適合又最少開發與破壞的地點呢?
我不知道,正如在2018年底站在投票所方格間的我,依然無法在核與非核之間選擇,最後只好棄票的那時候一樣,「經濟發展 v.s 環境保護」這題,我依然沒有答案。
不過好消息是,還好今天只是連署,還沒有真正要到進入投票的階段,大家還有時間可以吵吵鬧鬧的。或許在公投開始之前,先讓這件事情發酵並讓子彈飛一會兒,也是對社會有助益的事情吧,我們總不希望全部的公投案都變成跟2018年底那場鬧劇一樣,許多人不明究裡投了票,投完才回過頭來說投錯、或抗議這題目根本就是騙票一樣愚蠢……
不過好消息是,還好今天只是連署,還沒有真正要到進入投票的階段,大家還有時間可以吵吵鬧鬧的。或許在公投開始之前,先讓這件事情發酵並讓子彈飛一會兒,也是對社會有助益的事情吧,我們總不希望全部的公投案都變成跟2018年底那場鬧劇一樣,許多人不明究裡投了票,投完才回過頭來說投錯、或抗議這題目根本就是騙票一樣愚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你的留言沒出現 一定是莫名其妙被丟到垃圾留言區了
我會定期查看 切勿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