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

20191102 人生開麥拉

之所以會拿到《人生開麥拉》的票,是透過新巨輪介紹得知的消息,嗯,我該如何不太失禮地介紹他們呢?特意用了這個詞,好像我腦中真的都是令人失禮的言論一樣。

好吧。首先,算是一部舞台劇吧,而且是在小巨蛋場地表演的舞台劇,聽起來蠻厲害的對吧?故事的主軸是一位阿伯在看電視的時候,不小心被吸進去電視裡面的世界了,然後在裡面遇見了許多電視節目的人物,進行一場屬於上上個世代的阿伯的大冒險。



其實故事的主軸不是重點,重點是表演演員的年齡組成,這是一部平均年齡為73歲的老人團體所組成的「劇團」,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所辦,如果你沒聽過他們的名字,有一部小有名氣的紀錄片叫做《不老騎士》,就是他們的作品。主要的目的我想應該是在於達到促進老人與社會互動,並相互照顧陪伴,令老人們能夠不用獨自面對荒廢無力等死的人生。

所以,你可以說這部劇的目的,是為了讓老人走出戶外與人接觸,並減緩他們的退化情形,同時替他們找到生活的重心——其實這段文字都是從他們官網抄來的,既然都照抄了,乾脆我就順便分享這一段,我看到這節目單的時候整個噴笑出來:『「仙角百老匯」是將台灣各地具特色的老仙角們聚集在一起,這場專屬阿公阿嬤的舞臺秀創造了新三高:挑戰最高(彩排一天即上場)、表演者年齡最高、觀眾感動度最高。

彩排一天即上場,真的超好笑的,人家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群老人則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已經活了七十年了。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一直不確定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相當五味雜陳人生百味。而且在我進到場館裡面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聞到那種藥草、艾草、狗皮藥膏、綠油精反正是那種中式天然中藥藥材藥膏的味道,然後這個味道就成為了我看這部劇其中一個很關鍵的4D體驗。

剛剛說到哪了?對,劇情的主軸其實不是太重要,重點是每一段劇情之間,隨著主角穿插在各種節目頻道的切換,就會撥放相應類型的音樂,然後讓阿公阿嬤們穿著Cosplay的衣服走出來跳簡單的健康操。

對,沒錯,仙角百老匯就是一場小巨蛋規格的幼稚園健康操。




請不要誤會,我完全沒有取笑的意思,雖然剛開始第一段,看到阿公阿嬤出場跳舞的時候,我的確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我是說,他們的樣子真是逗趣極了,好像在看那種耍憨的動物爆笑合集一樣。

可是隨著各團體/發展協會的年長團體不停接力輪番上陣,我發現有些老人其實手都沒有什麼力氣,站也站不太穩,動作很明顯都跟不上拍子,可是他們還是很努力地跟上其他夥伴的動作,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一種很想幫他們加油的感覺。

後來甚至有的年長團體是坐著輪椅出來的,腿上抱著用紅色小燈做裝飾的小鼓,在黑暗的舞台上看起來像極了機器戰警的頭盔,然後他們盡力地敲打出聲響。也有團體是以男女分組來跳雙人舞,他們互相扶持的動作令人十分窩心。

最令我印象深刻是其中一段,一樣是推著照護輪椅的老人與照護員一同出來,可是這次表演專注的重點卻是在照護員上,他們身著金剛戰士的外衣,大螢幕上秀出他們的名字與長相,外加擺上帥氣的POSE,潛台詞絕對是「他們也是社會中默默付出的英雄」。

因此,全場的觀眾開始不停地替年長老人們鼓掌,對場內發出喝采反應。我的心情實在五味雜陳,一時笑,一時心酸,又其實捏了一些冷汗,搞得我自己都快不認識自己了。


令人感到違和的是,我猜製作團隊應該是三四十出頭的青壯年人口吧?因為他們所挑選的代表性的電視節目,好像都是我童年出現的那些節目,算一算我長大差不多也是這個可以為別人做節目的年齡了,所以我在看的時候其實很有那種回憶當年的感覺,或說一種懷舊的浪漫情懷,好像四十歲輕熟女在看《俗女養成記》那樣。

可是我又覺得我的這種感覺,老人們真的會有感覺嗎?如果客群是為了老年人口,是不是應該要挑那些更符合他們年代的電視產品?


後來我回家好好地想了一下,發現這麼理解好像也不太準確。會不會我童年的那些電視節目,其實會不會就是台灣早期電視發展史中會出現的代表性節目了呢?因電視發展早期受到戒嚴影響,娛樂型節目可能沒有這麼發達,再加上電視在台灣的普及率應該也是解嚴之後才慢慢有起色,也因此電視節目蓬勃發展的時期,就差不多落在1990年代。我這段話完全沒有任何考據(至多就是隨便翻了一下維基百科),純屬個人感覺猜測。

不得不提的是,其實這次仙角百老匯,已經是他們舉辦的第八屆也就是第八年了,很難想像這麼有意義的事情已經有人早就不斷推動而且做了八年,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個世界至今還沒有完全崩壞的原因。

總之,謝謝新巨輪給我這次公關票,讓我有這麼一次難得的體驗。


然後看完最直接的感受,應該就是告訴自己要勤勞點多運動,才能在這麼老了還能出來跳健康操給大家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你的留言沒出現 一定是莫名其妙被丟到垃圾留言區了

我會定期查看 切勿擔心

試著輸入任何點子!也許它們都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