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

《神奇大隊長》

我本來是想上映第一天就衝去看的,但結果那天我去了一個很神秘的地方看《異形》,並且正式宣布自己是異形的後裔,我們三十八年前就都被感染了而不自知。
 
總之,第二天我立馬開始了我的森林冒險之旅。因為看這部電影之前正好讀完《如何愛孩子》,平時本來就也思考很多教育社會、哲學議題,所以感受很深。
 

電影主角其實算是一種很極端的做法,在我心目中其實非常非常理想,甚至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可行的,反正人類大多數都是很……不太值得相處的生物。(吧)

好啦,是沒有那麼憤世嫉俗啦,我還是很喜歡這個世界,以及我週遭遇到的大部分人的。但因為我的想法總是比較,呃,旁人的話是鑽牛角尖,所以我總是很難找到自己覺得可以真正展開對話的人。

因而也還是想盡量跟這個世界保持距離。
 
(以下有雷)

學習那些社會理論什麼的,套一句台詞:「我們的孩子將來都會是『哲人王』!」——我本來就覺得這才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該有能力去思辨去認知的事情。

當飯桌上的正常孩子嘲笑他們不知道什麼是「Adidas」或「NIKE」時,他們卻可以說出對於美國權力法案的內容與看法。

這才是教育應該提供的東西:讓孩子學習「學習」本身,訓練他們獨立思考與探索解答的能力。

僅擁有真正踏實的知識,內心才會感受到充實與快樂。好像吃飽的感覺一樣(而且不是吃那些垃圾食物)。


我們終究也要學習到該如何去尊重別人:包括別人想要怎麼樣處置自己。

我們常用自己的意志去強加在別人身上,希望為了對方好如何如何,你一定得照我的話去做……說這一切都是關心與愛,你不怎樣我就會怎樣怎樣……幾乎是種情緒勒索。


片中我最在意的反而是蕾絲莉,以下是我的猜想:

蕾絲莉她不顧家人意志與施壓,強行選擇與班共度一個理想的未來;在片中我們可以看見蕾絲莉的家庭似乎勢力龐大,而且非常有錢,也許她的家人給她的施壓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大。你可以從她家人強硬的態度與不顧她信仰的方式處理她的後事這點看得出來。

也許她一直夾在真實世界與理想世界中,雖然踏上了艱困的道路,卻還是時常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誤的?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只是這場教育實驗中的白老鼠?

而丈夫班則要她堅持她做的事情是對的,雖然態度積極正面,卻沒有適時注意到對方的悲傷與擔憂,甚至可能忽略了她。讓我想到《Inside Out》裡,樂樂無法安慰喪氣的BingBong一樣。

過度的積極與忽略哀傷的態度,反而也會給憂鬱中的人帶來很大的壓力,也許也讓她想說:「為什麼我沒辦法像他一樣?」

在這個過份強調正能量的世界裡,因病而身心俱疲的她,最後因長期累積的精神症狀,不堪負荷之下,最後只能走上自殺一途。


生活何嘗不是如此把我們綁住?

而這些孩子已是她最大的幸運。

而她能夠被已她最希望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聽著她最愛的歌曲,旁邊是最愛的親人們共舞……

這或許也是某個意義上的天倫之樂吧。


By the way, 我依然是對強烈的情緒很沒有辦法。

當大兒子衝口說出:「我們不能再失去你了!」我眼淚都要噴出來了。

可是班一踩煞車,眼淚也跟著煞車了……


亞拉岡如果知道大家都只認識亞拉岡,不知道亞拉岡他會不會很難過。我老覺得一個演員要是被一個角色定型,或是印象最深刻,他就完了:要嘛只能演系列電影,要嘛只有相似的戲路能接。
 
能不能賺錢是其次,但以一份工作來說,似乎沒什麼成就感跟挑戰?

還有他剃鬍子以後我好不習慣我真的好不習慣好不習慣。
 
 
還有,片中有很多諷刺的台詞,我非常喜歡。

可是講出來實在是太引戰了,我想我就放在心底囉。
 

晚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你的留言沒出現 一定是莫名其妙被丟到垃圾留言區了

我會定期查看 切勿擔心

試著輸入任何點子!也許它們都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