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7

《回憶的餘燼》,長期記憶的不牢靠

電影裡非常清楚地解釋了來龍去脈,選擇直接用年老的角度而非從頭開始娓娓道來。

自從哈利波特以後,我其實已經很少有這種「同一個故事用不同方式來詮釋」的經驗了。總是讓你難壓抑當初的比較心理。

很顯然地——我比較喜歡小說的詮釋方式。

畢竟我覺得一本書的重量,總是比一部改編電影還重。

(以下有雷)


不過還是有幾點值得稱讚:

夏綠蒂蘭普琳出場的時候我簡直連續倒抽三口氣,而且完全不敢再呼吸!她的氣場好強,好強。

第一次碰面在咖啡廳那一段我簡直要掩著口鼻跟一半的視線看(我是說真的,絕不浮誇),張力太強了特別是像我這種已經知道故事發展的人。

那個沉默,那個冷眼,那個面無表情實在是太有威力了。

你很難想像沉默的威力有多大。我可能會好幾天都沒辦法忘記那張臉,睡覺時可能做噩夢會夢到。太震撼了。


另外一點是看小說時沒有特別感覺的,維若妮卡的母親。

老實說我會找到這本小說就是因為演員 Emily Mortimer,我愛死她的口音跟她在The Newsroom裡面的表現了。

看了電影,她那個誇張對著屋內揮手的樣子,我可以直接跳下去找她啊!這樣的勾引到底誰能拒絕?太俏皮了。


電影可能是為了通俗性而將書中許多描述早年的訊息跟論述全都省略了,但我覺得那是小說本身另一個好看的地方:年輕時對於思想的執著,哲學的思辨,以及認定知識就是力量,而自我膨脹的荒唐……

幾句簡單從書中抄來的台詞有稍稍勾勒出一點輪廓,但大概就只像是兒童繪本中未圖上去的「連連看」小黑點。


東尼在看到維若妮卡後,特地去刮了鬍子,又變得毛躁起來;而他的前妻對他的稱讚卻是:「你一直都很穩重。」看起來格外諷刺。

也許維若妮卡讓東尼想到了他的青春年華,也許維若妮卡就是他的青春年華。

他似乎找回了他的衝勁,可她的冰冷卻彷彿在告訴他:「光有衝勁是沒有用的。」

不知道為什麼,那一段讓我想到了《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裡,最後男主角終於跑回去找舊情人的事情……舊情人狠狠地潑了他一桶冷水: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我有了丈夫,還有了孩子——而你居然還在問我當時的感覺?

是不是如果我們一直在追著某個人的背影(甚至是幻影),我們會跑到連自己也找不著自己的地方去呢?


故事的結局,東尼終於解放了心中的疑惑與魔,他又能看得見身邊的親人了。(也或許,他才第一次真正看見他們,東尼與前妻離婚的原因難道不正是因為他總是冷漠,對周遭的人無感、厭煩嗎?)

好像他一直還為了好友的死,停留在原地一樣。

如今終於放心地跨過去了。


在這裡嬰兒依然代表希望,我很感動;而停止的錶,也是代表著放下吧。

我不知道,這個解讀好像有點藍色窗簾了(但我挺喜歡這只窗簾的)?


《回憶的餘燼》試圖告訴觀眾的是:我們曾對回憶的執著,以及記憶本身並不可靠,長期記憶是可被修正的。

我們常會選擇性忽略許多細節與面向,但卻對當時的情緒與反應不斷地眷戀,最後就認定事情真是如此發展。這是我們常一直走不出來的原因。

無論是對回憶避而不談,或是不斷地糾結、鑽牛角尖,都只是在加深我們對回憶情節的刻板印象。隨著一次次反覆「練習」的過程,記憶會被修正成一個模樣,最後定型。

我猜,所謂的「頑固」一詞一定就是這樣誕生的。


回到劇中那句對於「歷史性」的探討:我們只能推測,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除非我們去問當事人。否則,真正事情的真相永遠不存在。

只可惜,我不覺得電影中有太深刻地帶到此點——也可能是因為電影開演二十分鐘不到我就開始憋尿到散場的關係。

而且電影是包裝成一個愛情故事在談的。

但實際上這本書(對不起我又拿書來比了)寫的是一整個人生。


算了,畢竟期望太高,失望自然也大。

劇中有以上所提之此兩亮點(演員),已讓我十分滿足。

在觀影過程中,其實我早已經在回憶《回憶的餘燼》了,搞不好我的期待落差,也只是因為我的回憶美化了我對這本書的印象而導致。

幸好我還能從書櫃中翻出《回憶的餘燼》本尊,好好地跟他來場一對一的Little talk。


也謝謝我抽到了時光之硯的活動電影票。

各位有機會也去支持《剛剛好的時光》吧。(或是你可以跟我借)


延伸閱讀:
你的記憶可靠嗎? 
記憶是建構出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你的留言沒出現 一定是莫名其妙被丟到垃圾留言區了

我會定期查看 切勿擔心

試著輸入任何點子!也許它們都出現過。